国家认同是中华民族的基因

文章来源: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7-02-26 浏览量:290

       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中形成了国家认同的文化传统,它凝聚与维护着我国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基因。大量考古新发现与考古学研究的新进展越来越清晰地揭示出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不同族群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认同。

       都城是我国古代的政治统治中心、军事指挥中心、经济管理中心、文化礼仪活动中心,是国家的“缩影”。因此,我国历代王朝都把都城建设作为重大国家工程。从考古情况来看,我国历史上的都城选址与规划理念反映了“择中建都”的思想,集中体现了历代王朝的国家认同。这一历史文化理念在我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并形成了不同时期、不同王朝、不同族群最高统治者的国家认同。今天我们所说的“中国”“中华”均源于此,它们多见于先秦以来的文献记载。不但都城要“择中”而建,作为都城政治中枢的宫城也要“择中”而建。至于象征国家最高权力的物化载体——大朝正殿,又在宫城之中处于“居中”“居高”的特殊空间位置。都城之于国家、宫城之于都城、大朝正殿之于宫城的一系列“居中”设计理念,突出了“中”的文化基因、“中”的文化内涵,这就是中正、中和、中央。

       我国历代王朝的统治者不只来自内地族群,还来自“诸夏”与“四夷”的族群。如鲜卑族从我国北部的大兴安岭一路南下,自内蒙古盛乐至山西大同(平城),最后孝文帝迁都于“天地之中”的洛阳。鲜卑统治者规划建设的北魏洛阳城,最大的特点就是继承与发展了我国古代都城的核心文化理念。北魏洛阳城规划建设“择中立宫”、形成完整和规则的都城“中轴线”,直接影响了隋唐的长安城与洛阳城建设。这说明了鲜卑族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对国家的认同。再如,元朝几代蒙古族皇帝主持建成的元大都,是一座比汉唐都城更为“中华民族化”的都城。这主要表现为元大都在布局形制上充分体现了《周礼·考工记》的核心理念,即“前朝后寝”“面朝后市”“左祖右社”等。

       国家认同理念在都城“中轴线”方面可以说体现得淋漓尽致。从曹魏洛阳城、西晋洛阳城、北魏洛阳城到隋唐长安城、北宋开封城、金中都、元大都以及明清时期的北京,对于这些由汉族、鲜卑族、女真族、蒙古族、满族等建立的都城来说,中轴线的设计都延续不断、代代相传。它也见证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至高无上、前后相续,不但不因不同族群的统治者而改变,而且还在不断强化。

       除了在“择中”建都上体现国家认同,我国历代王朝统治者对祖先与国家的祭祀也体现了国家认同。在上古时代,中国人就有祭祀“远祖”(三皇五帝)的传统。比如,《汉书·郊祀志》记载:“自秦宣公作密畤后二百五十年,而秦灵公于吴阳作上畤,祭黄帝;作下畤,祭炎帝。”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王朝,道武帝、明元帝、孝文帝继承了这一传统也进行祭祀。这时祭祀的已经不只是三皇五帝,还有周王朝的政治人物。由少数民族建立的辽朝、金朝、元朝、清朝的统治者,也代表国家对中华民族圣君与前代帝王进行祭祀。

       明清时期北京城建设的帝王庙,具有政治意义上的“国家宗庙”性质,是把三皇五帝与夏、商、周、汉、唐、宋、元作为一个连续性的“国家”整体来看待。对传说中的三皇五帝进行祭祀,对历代帝王进行祭祀,这实际上是对共同“先祖”、对中华民族历史进行祭祀。这充分体现了多民族对共同国家——中国的认同,对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


返回
顶部